济南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与学术   >   学术动态   >   正文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专家来我院作学术报告

作者: 常彬   信息来源:新型能源团队    发布时间: 2021-06-18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专家来我院作学术报告

0617日上午,由济南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刘宏教授和周伟家教授邀请的专家学术报告,在济南大学逸夫楼A315会议室进行,受邀专家是来自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的李艳研究员、胡琼政研究员和黄晓文副教授,报告由周伟家教授主持。

首场报告由黄晓文副教授完成,报告题目为“微流控芯片在交叉学科中的研究及应用”。黄老师主要的工作方向是基于微流控芯片、纳米材料的生物检测及生物医学应用。报告中,黄老师详细地介绍了其团队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检测试纸、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快速检测试纸及呼吸道病原体综合筛检试纸等。黄老师的研发成果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获得国家及省级各种奖项。

之后,胡琼政研究员进行了“基于液体/液晶界面构建的液晶生物传感器”的报告。其课题组利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调控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进而构筑液晶生物传感器。同时,胡老师详细介绍了基于液体/液晶界面构筑液晶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和方法,阐述了利用纳米材料、核酸滚环扩增技术、核酸适体识别、3D打印、刺激响应性凝胶、可切割型表面活性剂、液晶液滴阵列等材料或技术构筑高性能的液晶生物传感器,并应用于检测疾病标志物和环境污染物的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检测以及高通量药物筛选。

最后进行报告的是李艳研究员,其报告题目是“Droplet microfluidic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preparation of micro/nano materials”。李老师团队深入介绍了微液滴生成方法(包括主动法、被动法)以及液滴在微通道内的混合、固化等。并将其应用于纳/微颗粒、微纤维材料的制备。同时,借助数值仿真模拟构建液滴发生通用物理模型用于指导液滴形成和微球制备,确保制备的微球在性状/尺寸、载药性能、释药性能等方面具有一致性。

报告现场气氛活跃,与会师生同报告专家们针对一系列科学及产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出席这次报告的有:济南大学前沿交叉研究院院长刘宏教授、王金刚教授、周伟家教授,科技处刘海云老师及前沿交叉研究院青年学术骨干等。热烈的交流氛围为未来推动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现场学术氛围浓厚,报告会圆满成功。

 

 

附报告专家简介:

黄晓文,理学博士,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曾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交换留学,在香港城市大学担任助理研究员两年。20188月加入齐鲁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直聘副教授/硕导。主要研究内容为基于微流控芯片、纳米材料的生物检测及生物医学应用。共发表SCI论文27篇,以一作及通讯作者在Angewandte Chemie (IF: 12.25)Small (IF: 10.41)Sensors and Actuators B (IF: 6.39)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17篇,总影响因子大于100H因子16

胡琼政,博士,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研究员、药学院教授,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第三届留学人员协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传感和分析。博士毕业于美国休斯顿大学,并先后在华盛顿大学和索尔克生物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目前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发表包括Angew. Chem. Int. Ed., Proc. Natl. Acad. Sci. U.S.A, Anal. Chem., Biosens. Bioelectron., Chem. Commun. SCI 收录论文40余篇,引用近千次,已授权美国发明专利2项,长期担任Chem. Commun., Theranostics, Sens. Actuators. B Chem., Food Chem.等多个国际知名期刊的评审专家。

李艳,研究员,香港大学博士,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传递现象研究中心主任,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硕士生导师。先后承担和参与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学院先导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公益类)等在内10余项课题,已发表SCI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目前研究方向为围绕新型药物递送系统和高端制剂的制备、评价和应用等方面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包括1、功能和尺寸可控的栓塞微球制备技术研究;2、体外可视化评价模型的构建及栓塞微球运动、分布以及释药行为研究。

济南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济南大学 逸夫科学楼
邮编:250022